节日的参与感
本文最后更新于:2023年8月20日 凌晨
明天就是国庆节了啊。我想想国庆节要做什么呢,10.1,早上,嗯,应该会有天安门升旗仪式直播,然后是游行阅兵什么的,啊这个好像还会放很久,对了,明天说是要吃火锅的,啧啧,待家里这么久总算能吃点带劲的了。
感觉越长大这节日气氛就越淡了。小学时候,逢着节就要准备些什么,大一点的就得唱歌跳舞,甚至吃点零食什么的,小一点的就是办手抄报换个黑板报,开班会的时候看点 ppt.视频,哇话说智能手机还没普及那会,能在学校看点 ppt.视频都是很让孩子们高兴的事了。还记得有次六一儿童节,是《爸爸去哪儿》正火的时候,开始节目前就放的那首歌 “ 老爸老爸,我们去哪里呀♪”,听着歌在教室里吃吃啊玩啊非常兴奋,应该就是倒数第二个六一吧,最后一个六一是初一那会过的。
究其根本,是缺少了参与感。” 仪式感 “ 这个词在现代经常拿出来说,说到底呢就是参与感。通过一个个符合范式的仪式,来确定自己参与其中,来找到自己的位置。现在我们国家很多节日,让人只能感受到放假,却难以感受到参与,因为放假的时候做的事是不符合范式的,现在节日最常见的就是电商平台借机搞活动提一波销量,搞出来 “ 女神节 “ 这种带有娱乐性质的词语,将原本人们希望的对节日的参与,” 引流 “ 到了平台;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大家太想放假了,以致于忽略了节日本身,像一周六天班的社畜,像一周基本都在学校的高中生,放假的吸引力不言而喻,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也算是一种 “ 异化 “。
节日,或者说仪式这个从古早时期就被人类创造的东西,蕴涵着人类的某种需要。